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

隐翅虫皮炎高发季:避免“拍”出灾难性伤害?

2025-10-09

最近在户外活动时,尤其是晚上,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一种身体细长,黑红相间的小虫子?它,就是隐翅虫,被称作“行走的硫酸”。

遇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,一定不要拍打它!

认识“隐翅”的真面目

很多人误认为它是迷你飞蚂蚁,但其实隐翅虫是个“移动的酸性毒液库”。


图片2.png

· 形态特征:体长0.6~1厘米,身体细长如蚂蚁,头部尾部为黑色,前半身金属蓝黑,后半身橙红如警戒线,故得名“隐翅”。

· 生活习惯:白天喜欢栖息在潮湿的草地、菜园、稻田或有石块等植被密集、湿度高的区域,昼伏夜出,具备趋光性,夜晚喜欢飞向灯火通明的窗户、台灯旁。

· 毒性威力:它本身不咬人,也不蜇人!其体内携带pH值1-2的强酸性毒液(与浓盐酸相近)。当虫体被拍碎、碾压时,强酸性毒液接触皮肤,从而引发“隐翅虫皮炎”。

识别皮炎:“隐翅”留下的痕迹

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,毒液沾染皮肤后,通常在几小时到2天内出现典型症状:

1. 最典型的标志:是条索状、线状或斑片状的红肿,仿佛被鞭子抽打过或指甲划伤过。

2. 进行性加重:初期为点状水肿性红斑,随后其上会出现密集的丘疹、水疱甚至脓疱。

3. 强烈不适感:患处会有剧烈的烧灼感、刺痛和瘙痒等症状。

4. 严重情况:极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发热、头痛、头晕、恶心等全身症状。愈后可能会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,但通常不形成永久性疤痕。

⚠️高发部位:颈部、四肢、面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肤。

 

重要原则:万一落在身上,千万别拍!

请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一条原则:见到隐翅虫, “赶”字当头,切勿拍打!

✅ 正确做法——“和善地请它离开”:

1. 保持冷静:一定要克制住拍打的冲动。

2. 轻吹法:用嘴吹出一口气,将它吹落。

      3. 弹抖法:用纸巾或其它物品轻轻拨开,或通过抖动衣服使其脱落。

正确操作步骤!

1. 立即冲洗:第一时间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、小苏打溶液(1:100比例稀释)持续冲洗接触部位,以中和酸性毒液。这是减轻伤害最关键的一步!

2. 注意冲洗方向:水流应朝一个方向流下,时间为10-15分钟,冲洗时避免用力揉搓。

3. 尽快就医:冲洗后,马上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。遵医嘱使用药物(如激素类药膏、炉甘石洗剂)或口服药物(抗过敏药、抗生素)。切勿自行涂抹牙膏、酱油等土方,严禁用手抓挠、揉搓患处,不要用酒精碘伏直接涂抹,会加重刺激!

预防远胜于治疗

预防措施:

· 1.安装纱窗、纱门,睡觉时使用蚊帐,拉上窗帘,睡觉前关灯,减少光线对隐翅虫的吸引,特别是在乡村或绿化好的地区。

·2.定期更换床上用品,不要堆积杂物,保持家里干燥整洁,清除房屋周围的杂草、垃圾堆。 

· 3.夜间在公园、郊区、乡村这些地方,要穿长袖衣裤,随时携带驱蚊水、杀虫剂。如发现皮肤上落有虫体,不要用手直接捏取或拍击,应将虫体吹落在地,用脚踏死。

· 牢记八字诀:吹走勿拍,冲洗就医。

 

资料整理:金  佳

审    核:李建成

编    辑:刘姿佑

责    编:范   艳

2025年10月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