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

二十四节气里的养生哲学——大寒

2025-01-16

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寒气并在上,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大寒标志着冬季结束,春季的开始。在这个季节交替的节气里,我们不仅要关注天气变化,更要关注自身的健康,做好养生工作。

起居养生

1. 早睡晚起养阳气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、阴精蓄积。在此期间,不建议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运动。

2. 保护头脚防外寒。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,得寒就容易停滞,所以冬季是脑血栓、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、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。头为诸阳之会,寒从脚下而起,这两个部位保暖好了,身体才能真正暖和,少生疾病。

3. 适当运动养身体。大寒时节,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,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,以免阳气外泄。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。

 

饮食养生

冬季面色苍白、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者,可进食牛肉、羊肉、龙眼、红枣、香菜、韭菜、生姜等温热之品以温肾暖脾胃,有助于祛除内寒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如果冬季吃得过于滋补,导致胃火过旺,出现了消化不良、口干咽痛、口疮、长痘等情况,可以食用白萝卜帮助行气消积,清解积热。

养生茶饮。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。此时,不妨饮上一杯橘桂姜茶。橘皮行气健脾、和胃止呕、燥湿化痰;桂皮温肾壮阳、暖胃祛寒、疏通经络;生姜解表散寒、温中止呕、化痰止咳;红茶养胃暖身、利尿消肿、消食止泻。此茶可温中散寒、行气健脾,尤其适合消化不良、脾胃虚弱、痰湿内盛的人群饮用。

 

温阳养生

1. 针灸。“小寒大寒,冻作一团”,大寒时节“阴气出地方尽”,需“养其本然之真”,宜选针灸疗法,将这种初生阳气坚固在体内,慢慢生发生长,为体所用。推荐针灸肾俞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神阙、百会、合谷穴位来调整人体阳气,增强体质,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。

2. 泡脚。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寒气升,泡脚驱寒,消百病。”热水泡脚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达到祛寒通络、温阳的功效。泡脚的水温应控制在40℃左右,水淹没踝关节处,泡脚时间为睡前半小时,每次20~30分钟,泡脚过程中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。

3. 搓腰。腰为“带脉”所行之处,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,具有温煦肾阳、畅达气血的功效。方法:取端坐位,将双手搓热后,按至后腰处,上下沿腰椎两旁用力搓动,连续36次,每日早晚各做一次。

 

 

 

资料整理:薛  静

审核:严   耘

编辑:刘姿佑

责编:范   艳

2025年1月15日